以股息/紅利/利息/偶然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個人或企業繳納所得稅的基礎。對于個人來說,應納稅所得額通常是指其稅前收入扣除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減免、扣除標準后的余額。這意味著應納稅所得額主要是以個人年度總收入扣除特定項目后的金額計算。以上就是以什么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相關內容。

收入額和收入的區別
1、定義:收入額是指一個特定時期內企業或個人獲取的全部收入金額,通常以貨幣單位表示。收入是指企業或個人從經營活動/工資/利息/租金/股息等來源獲得的經濟利益;
2、范圍:收入額是指所有收入的總和,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營業收入以及非經常性收入等。收入則是指特定來源/特定時間內獲得的經濟利益;
3、計量方式:收入額是以實際發生的金額來計量的,即具體的貨幣數額。收入則是以實質經濟利益的獲得為依據,不一定與具體的貨幣數額相等;
4、考慮時期:收入額通常是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計算的,例如一個財務年度或一個季度。收入則可以涵蓋不同的時間段,根據實際經濟活動的發生情況。
應納稅所得額是利潤總額嗎

應納稅所得額不等于企業的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在計算所應納稅款時,需要計入的應納稅收入減去應當扣除的必要成本和費用后的凈額。也就是說,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法定賬面利潤減去所得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后所剩余的金額。一般時候,企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需要按照國家或地區有關稅法的規定來確定。因此,應納稅所得額并非等同于企業的利潤總額。企業的利潤總額是企業在稅前的全部收入減去全部支出以后的金額,而應納稅所得額是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實際應納稅收入減去應當扣除的必要成本和費用后的凈額。本文主要寫的是以什么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