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工需要依法解除或終止與單位的勞動關系;
2、攜帶身份證原件和社會保障卡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去申請社保登記;
3、由社保經辦機構審核,經審核通過后,予以登記。
以上就是社保如何轉為靈活就業相關內容。

職工社保和靈活就業社保有什么區別
1、費用負擔不同:職工社保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靈活就業社會保障只能由個人承擔全額社會保險費;
2、繳費比例不同:企業繳納社會保障,員工自身承擔8%的繳費比例,企業承擔16%的繳費比例。靈活就業人員按20%繳納社會保障;
3、繳費基數不同:企業繳費基數應按職工工資水平繳納,最低60%最高300%,職工個人無法選擇。而且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可自由選擇60%-300%;
4、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不同:企業就業困難者可以享受社會保障補貼,但享受補貼的范圍僅限于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障部分。而且靈活就業人員最多不超過個人負擔的2/3;
5、女性退休年齡不同:國家規定女性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為55歲。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為50歲,女干部、管理崗位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55歲。
靈活就業人員怎么繳納社保

1、尋找社會保障代理機構繳納社會保障:如果暫時不工作,需要繳納社會保障,那么也可以找一些當地的社會保障代理機構辦理。這種方法對本人的經濟能力要求很高,因為農民工本身的工資不高,個人不僅要支付大量的社會保障費用,還要支付費用,這確實有點太重了。當然,對于一些需要在工作場所買房等特殊需要的人來說,選擇社保繳費公司可以有效防止社保中斷對權益的影響;
2、讓新單位幫助支付社會保障:可以繼續在當地找到下一份工作,只要是正式員工,公司就需要有義務為員工支付社會保障。到達新公司后,續簽以前的社會保障信息,再支付5年,達到15年退休條件;
3、以個人名義支付:社會保障可以個人名義支付,但一般城市限制當地戶口人員以個人名義支付社會保障。如果本人不準備繼續工作,想要社會保障,本人可以回到戶籍所在地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繳費后,本人可以轉移以前在公司繳納的社會保障,這也是累計繳費年限。
本文主要寫的社保如何轉為靈活就業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