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算主體不同:營業外支出是指與企業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支出,由企業非日常經營活動產生的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等;其他業務支出是指與企業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支出,如購買原材料、支付工資等;
2、核算內容不同:營業外支出是指與企業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等,通常按照實際發生額進行核算;其他業務支出是指與企業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支出,如購買原材料、支付工資等,通常按照發生額進行核算。
以上就是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的區別相關內容。

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的相同點
1、會計處理方式: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都需要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進行合適的會計處理。它們通常需要明確記錄,并出現在利潤表或其他適當的財務報表中;
2、影響財務狀況和盈虧: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都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虧產生影響。它們都會影響企業的凈利潤、凈資產和盈余積累等財務指標;
3、需要記錄和分析:無論是營業外支出還是其他業務支出,都需要進行準確的記錄和分析。這有助于企業了解和評估這些支出對企業運營的影響,并作出相應的管理和決策;
4、可導致財務損失: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都可能導致財務損失。營業外支出往往涉及非經常性損失或意外事件,而其他業務支出可能包括不可預見或意外的費用;
5、要求財務披露: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通常需要在企業的財務報告中進行披露。這些披露有助于相關利益相關方全面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務運營情況。
營業外支出包括哪些內容

1、固定資產盤虧、毀損報廢損失:指企業因固定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等原因,導致固定資產價值減少或喪失的損失;
2、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指企業因出售、報廢或捐贈固定資產而取得的收入與該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3、債務重組損失:指企業因債務重組而發生的損失,包括債務減免、債務延長等;
4、罰沒收入:指企業因違反法規或合同等而被罰款所獲得的收入;
5、非常損失:指企業因自然災害、戰爭、罷工等非常情況而發生的損失;
6、捐贈支出:指企業因捐贈、公益事業等目的,向別人或組織進行的支出;
7、賠款支出:指企業因承擔賠款責任而支付的支出,如交通事故賠償款、違約金等。
本文主要寫的是營業外支出和其他業務支出的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