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發行的是冀鈔。抗戰時期發行的冀鈔是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出于抗日戰爭和根據地建設的需要而發行的。1943年以前,冀鈔發行執行緊縮政策,發行絕對數額不大,但由于戰爭形勢惡劣,軍費支出龐大,造成財政透支比例很高。以上就是抗戰時期發行的什么鈔相關內容。
冀鈔簡介
冀鈔是印鈔工人用天然黃色紙張打印,通常在一面上有不同的顏色。雖然當時的紙幣印刷用紙厚而薄,印刷顏色相對簡單,但它以其整潔的設計、美觀大方的外觀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其面部大多采用了勞動人民的形象。冀鈔的發行降低了財政透支比例,采取了靈活的分散發行方式,發行具體過程中的失誤促進了通貨膨脹,但戰爭破壞生產和敵人封鎖造成的物資短缺是冀鈔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抗日戰爭時期,印鈔職工在黨的領導下,在頻繁的戰爭環境中,在敵人的封鎖、圍剿、掃蕩中,克服物資短缺,自力更生,邊印鈔邊游擊與敵人周旋,為敵后根據地的經濟作出重要貢獻。而冀鈔發行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結束太行、太岳、冀南三個地區金融混亂的局面。原有的雜鈔、抗日票和法幣退出流通領域產生的空間都要由冀鈔去填補,緊縮發行導致開拓冀鈔市場力量不足,延緩了貨幣統一進程。
貨幣有哪些職能

1、價值尺度:價值尺度具有衡量和表達商品價值的功能,通過價值尺度,對不同商品進行明碼標價,使其具有價值后,可以廣泛地流通;
2、流通手段:貨幣是商品之間交易的媒介,賣方賣出產品,買方同等價值的貨幣支付購買了產品。貨幣促進了買賣雙方之間的便捷性;
3、貯藏手段:貨幣若是不進行流通時,貨幣持有者可以將其貯存起來,放在銀行或是投資其他理財產品進行儲存保管;
4、支付手段:貨幣作為日常消費支出結算代表,以特定價值而存在,人們可以用貨幣來支付商品價款,支付工資、清償債款等;
5、世界貨幣:法定貨幣具有極強的流通性質,能夠在國外進行轉換交易,因此貨幣也具有了世界貨幣職能。
本文主要寫的是抗戰時期發行的什么鈔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